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彰顯行業使命擔當助推產業行穩致遠 2023-01-04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business.sohu.com/a/580664352_121434705"

原標題:彰顯行業使命擔當助推產業行穩致遠有色金屬期貨市場30周年8月26日,由上海期貨交易所主辦的第十九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在線上召開,論壇以“變局中期貨市場的使命與擔當——穩中求進,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邀請了業內眾多知名專家,共同探討雙碳戰略下有色金屬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格局,推動期貨市場更好地服務實體產業,實現有色金屬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有色期現市場產融合作不斷深入上海期貨交易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輝表示,今年是我國有色金屬期貨市場建立30周年。這30年來,我國有色金屬期貨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已發展成為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期貨市場,對服務我國有色金屬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這30年,是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發展壯大和全球影響力不斷提升的過程,也是有色金屬期貨市場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國有色金屬期現貨市場已經成為一個共生共榮、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尤其是今年以來,國際地緣政治動蕩加劇、經濟衰退擔憂持續沖擊全球市場,疊加新冠疫情的影響,國際有色金屬價格出現了大幅波動,特別是國際市場鎳期貨價格在3月初劇烈波動。”李輝表示,在上述背景下,上海期貨交易所有效應對國際鎳價的大幅波動,保持了市場的安全平穩運行,為維護全球有色金屬產業鏈安全運行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常委陳學森表示,有色金屬行業具有產業周期化、市場國際化、價格金融化的顯著特性,經過多年的產融結合和市場培育,上海期貨交易所已搭建起了期貨、期權、倉單交易協同發展的多層次期貨衍生品市場體系,服務有色實體產業的能力不斷增強,市場運行平穩有序,監管方式成熟高效。在防范化解各種不確定性風險、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方面,期貨及衍生品市場依然有很大的發展和提升空間。“可以說,中國有色金屬期貨市場用了30年的時間,走出了一條與中國有色金屬產業攜手并進發展的道路。”有色金屬期貨專家張宜生表示,中國有色金屬期貨市場經過30年的發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逐步形成了期貨市場和現貨產業相互融通、互相促進的發展模式。分階段來看,他認為,可以把有色金屬期貨及現貨市場這30年間的發展總結為“三部曲”。一方面是指在有色金屬期貨市場,分別經歷了學習移植、國情嫁接和基因再造三個階段。近10年是有色金屬期貨市場的基因再造階段,大家在制度自信、規則自信的基礎上,推出具有中國基因的期貨市場,建立中國特色、中國視角與中國自信;另一方面是指在有色金屬產業發展過程中,也走出了“三部曲”,從最初改善經營環境、經營手段,到改善經營機制,再到最后的建立商業模式。時至今日,中國有色金屬產業已經成為應用期貨市場最嫻熟、最深入的產業之一。作為上海期貨交易所首批“紅馬甲”,東方集團物產有限公司總裁熊萬龍表示,期貨衍生工具不斷推陳出新的當下,期貨市場將覆蓋到更廣的行業面和更多的產業鏈,隨著更多“新鮮血液”的注入,將為市場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展望未來,他建議進一步加強市場培育工作,尤其是提升產業鏈終端企業的期貨參與能力,加大對大宗商品貿易商的支持和期貨市場人才的培育力度,為大宗商品期現貨市場高質量發展賦能。在李輝看來,金融市場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市場的主要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今年8月1日《期貨和衍生品法》正式實施,期貨法將“促進期貨和衍生品市場服務國民經濟”作為立法宗旨,突出期貨市場為國民經濟服務的功能定位,為期貨市場的長遠發展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陳學森表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希望以該法實施為新的起點,繼續深化拓展與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高水平產融合作,通過有效發揮期貨具有的發現價格、管理風險、資源配置這三大功能,防范化解各種不確定性風險對實體經濟帶來的沖擊和挑戰,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性、穩定性和競爭力,共同提高我國有色金屬產業和期貨市場的國際化水平、市場競爭力和價格影響力。李輝表示,下一步上海期貨交易所將以貫徹落實期貨法為契機,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的方針,堅持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發展方向,在以下幾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完備產品體系,主動服務國家戰略方向和產業發展需要,加快推動氧化鋁、鋁合金、鎂、鎢、鈷等品種的上市研發工作;二是促進期現結合,不斷完善上期綜合業務平臺功能,提升滿足實體企業多樣化風險管理需求的能力;三是優化發展環境,積極推動《期貨和衍生品法》出臺后的配套制度體系建設,打造良好的制度環境。白銀產業規模和集中度持續提升今年是上海期貨交易所白銀期貨上市10周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金銀分會副秘書長靳湘云在第十九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表示,在這10年間,白銀產業經歷了結構調整,逐步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這個過程中,白銀價格也經歷了劇烈波動,應時而生的白銀期貨對產業轉型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駕護航作用。她表示,隨著國內貴金屬衍生品市場的不斷豐富,我國建立形成了以白銀現貨市場、期貨市場和銀行柜臺市場為主的多層次白銀市場體系,在白銀行業資源配置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當下來看,白銀產業鏈企業的期貨參與程度很高,包括中上游大型冶煉企業和產業貿易商都會使用白銀期貨進行套保。實際上,在白銀產業鏈中,貿易商承擔了對購銷兩端進行風險對沖的重要任務,上下游企業都是間接通過貿易商實現風險轉移。”在她看來,未來白銀產業鏈利用期貨套保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強。回顧中國白銀產業的發展變遷,據靳湘云介紹,從生產層面來看,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1949年到2000年,是白銀產業的前期積累期,主要從政策法律法規、產業基礎建設等層面搭建產業架構;2001年到2012年,是白銀產業的高速發展期,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制造融入國際市場,中國迅速成為“世界工廠”,這期間白銀產能和產量迅速擴張;2012—2017年,白銀產業進入徘徊期,政府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疊加供給側改革,白銀產業內部出現分化,部分產能增速放緩;2017年至今,白銀產業進入結構調整期,產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逐步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從深加工層面來看也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首先是1978年到1999年,為白銀深加工產業的前期積累期,隨著國內勞動密集型產業迅速發展,民營企業異軍突起,終端行業的全面市場化與規模化,為白銀深加工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其次是2000—2009年,是白銀深加工產業的快速發展期,隨著白銀“統購統銷”政策的取消,白銀市場的開放促進了生產、流通、貿易、深加工的整個產業鏈的蓬勃發展;最后是2010年至今,白銀深加工產業進入精益化、國產化時期,受消費、投資等因素推動,白銀深加工技術和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產品逐漸從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核心產品的國產化率不斷提高,自主知識產權量價齊升。靳湘云表示,近10年來,我國白銀產業的生產規模和集中度持續提升,目前我國白銀精煉的產能和產量均已雄踞世界第一。2021年,國內白銀年產量超過1000噸的有四家企業,前10家企業的合計產量在總產量中占比超過40%。與此同時,相關企業的冶煉技術水平也在進步,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高。此外,從當前白銀產業的布局來看,她表示,除了傳統的產銀大省外,資源量豐富的地區,如內蒙古、廣西、福建等地,正成為新興冶煉產能布局的重點省份。展望“十四五”期間,她預計原生銅鉛鋅行業的平穩發展,將保障白銀供應的穩定。而需求端,傳統產業的精益化發展與新興產業的自主創新性發展并駕齊驅。光伏、新能源車等新興行業的快速發展,將積極拉動白銀需求增長。“在雙碳政策引領下,近年來光伏行業整體呈現出爆發式增長,也對白銀需求起到了重要帶動作用。”據中國五礦中國金屬礦業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徐天昊介紹,白銀由于具備良好的導電性、熱傳導性和獨特的光反射率,被廣泛應用于光伏行業作為重要的輔材。隨著全球光伏裝機量的繼續增長,以及光伏領域N型電池的市場滲透率提升,光伏用銀需求還將進一步增長,成為白銀工業需求的主要應用領域。靳湘云表示,我國白銀消費在過去10年中呈現出健康增長態勢,尤其是工業用銀占比快速提升,在2021年達到總消費占比的89%。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光伏用銀占比達到31%,成為白銀工業消費的亮點領域。在徐天昊看來,白銀市場的供需結構在光伏需求持續放量的影響下已經發生了質變。這10年來,礦產銀占總供應量的80%左右,再生銀占比更為穩定,基本維持在15%—20%之間。“事實上,再生銀相較礦產銀的供應穩定性更強一些,因此未來白銀供應增量主要來源于礦產銀的增長。但是在過去10年間,礦產銀的年化復合增長率僅有0.79%,這就導致白銀供需之間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和反差。”因此,他認為,未來隨著光伏產業持續放量增長,白銀價格的主導因素會從投資需求逐步轉向工業需求。“綠色”冶金是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院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林如海表示,在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背景下,綠色冶金能夠創新產業可持續發展模式,突破資源、能源、環境的多重制約因素,是中國冶金工業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一是冶金工業是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重要基礎原材料產業,冶金行業內部,鋼鐵和有色金屬行業均是典型的能源、技術、資金密集型產業。鋼鐵行業方面,2020年,中國粗鋼產量達到10.65億噸,位列全球第一,占全球粗鋼總產量的56.7%。他表示,目前中國鋼鐵生產與消費的“天花板”基本已經形成。截至2021年,中國鋼鐵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5400余家。其中,排名前10、前20的企業產量占全國比重分別為40.39%和54.85%,這表明鋼鐵行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有色金屬行業方面,2021年我國主要有色金屬產量達到6168萬噸,超過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總產量,其中電解鋁產量3730萬噸,精煉銅產量1002萬噸,分別占全球總產量的57%和43%。銅產業方面,他表示,中國是個貧銅國家,銅精礦資源對外依賴度高達八成。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銅精礦產量約168萬噸,而中國銅冶煉和精煉產能分別是905萬噸和1325萬噸。近幾年,中國的銅冶煉和精煉產能還在繼續擴張,不過勢頭有所放緩。他認為,在當前碳中和、碳達峰的大背景下,未來中國銅冶煉產能的擴張勢頭將會受到一定的限制。鋁產業方面,他表示,中國鋁土礦資源相對比較貧乏,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鋁土礦儲量僅為5.5億噸,占全球總量的2%。不過,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鋁生產國,截至2020年底,中國氧化鋁產能是8915萬噸,產量為7101萬噸,電解鋁的產能、產量和消費量分別達到4232萬噸、3730萬噸和3835萬噸,在全球總量當中占比分別為56%、57%和61%。據其介紹,近年來鋁冶煉行業還呈現出以下特點:第一,產業布局穩步推進,逐步向清潔能源比較富集的地區去布局;第二,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第三,中國電解鋁技術水平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第四,中國占全球鋁材產能的比重達到60%,能夠生產各種類型的鋁材。二是冶金工業是中國主要的碳排放領域之一。其中,鋼鐵行業作為傳統的高耗能行業,是中國碳排放的大戶,2020年中國鋼鐵行業的碳排放量達到14.9億噸左右;有色金屬行業的碳排放量達到6.99億噸。他表示,當前中國冶金行業在碳減排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問題,主要體現在能源稟賦的制約、保級利用水平發展受限以及技術創新進程有待加快這三方面。他認為,未來冶煉產能規模將有控有增,產業結構會得到進一步優化,行業集中度將會顯著提升;產業布局將得到進一步優化,產能合作將得到加強,再生金屬資源占比會大幅提升,冶金工藝技術將不斷優化創新。此外,隨著中國碳排放評價體系的不斷完善,碳排放交易也會日趨活躍。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增加冶金工業碳排放的經濟成本。“從行業研究的角度來講,在雙碳目標下,發展新能源行業已經是大勢所趨。”長江證券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鄔博華說,一方面在發電端,正在使用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逐步代替傳統的煤電;另一方面在用電端,新能源電動車市場快速增長,逐步取代傳統的燃油汽車。可以說,在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之下,已經形成了不可逆轉的清潔低碳化和新能源化發展的潮流。對于我國而言,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在光伏和電動車領域都積累了一定的優勢。因此,隨著全球低碳化發展的明顯加速,會為中國制造業轉型發展帶來紅利。不過,在當前階段,上游資源品的緊缺會為整個行業發展帶來一些挑戰。隨著下游產能的不斷擴張,在接下來的一兩年時間里,短期需求爆發會提供較好的價格支撐。鄔博華表示,未來新能源行業的蓬勃發展也會對金屬市場帶來新的機遇,因為不論是在電動車、光伏還是電力設備領域,都對傳統的銅、鋁、白銀等金屬存在很大的需求量,基于對新能源產業積極且樂觀的前景預期,也將拉動這些上游資源品的需求增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責任編輯:

關鍵字標籤:www.derfang.com.tw
認證美容診所專業醫師、醫療設備,微整形治療效果佳。
主打注射微晶瓷、玻尿酸、肉毒桿菌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