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整容行業七成公立醫院整形外科被外包 2023-06-21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39yst.com/xinwen/297810.shtml"

  科室外包不符合目前我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相關醫療法律規定,成為監管部門歷年整治的重點。  以整形外科、醫學美容為例,由于公立醫院定位于基礎性醫療服務,而整形科室卻是特殊需求項目,不在公立醫院服務范疇,且大部分整形美容項目不在醫保報銷之列,因此公立醫院的整形美容科面臨萎縮,但民營整形美容機構卻遍地開花。  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會長李世榮說,醫學美容行業的產值目前已經達到3000億元,每年的增長速度在40%以上。而目前全國大概有70%的公立醫院整形外科涉及到科室外包,與公立醫院整體壟斷醫療市場相反,民營醫療在整形美容領域掌控了半壁江山以上。  不過李世榮也坦陳,目前醫學美容行業整體而言規范性較差,既無價格標準,也缺乏技術標準,隆胸危機等醫療事故不斷爆發,引發信任危機。  不少整形醫院無固定醫生  國家鼓勵發展民營醫院,這個想法好,但并沒有做到很好的規范。整形專家表示,衛生部針對整形美容的相應法規很少,光靠行業性的約束,其效力比較弱。因此,一些不正規的整形美容醫院沒有固定的醫生和護士,都是走穴的醫護班子。  我知道的一個醫生,就是空中飛人。這個醫生只做下巴的整形手術,一臺手術收2.5萬元,一天多能接下10臺手術。一位業內人士說,還有的整形美容醫院或科室用的是沒有相關執業資質的醫生,非法行醫。更有甚者為了節省成本,連固定的場所都沒有,直接到旅館或消費者家中注射抗衰老的干細胞、肉毒素等。  門診醫生和手術醫生分開  該業內人士還表示,投資方和醫院合作做整形美容中心時,運作模式發生了變化,會帶來一系列問題。  他解釋稱,按道理,咨詢醫生和手術醫生應該是一個人,因為這樣醫患之間才能交流得透徹。此前,整形美容中心也的確這樣操作過,但因為醫生知道一些整形手術有風險,他們在先和病人接觸時,就會和消費者把這些風險談得很清楚,結果就是,一部分消費者打消了整形的念頭。  為此,一些不正規的整形美容科室開始轉變運營模式,將門診醫生和手術醫生分開。該業內人士稱,門診醫生由于初接觸消費者,可以幫助招攬生意,但這些人往往不是醫生,或不是整形專業的醫生。他們在接觸消費者時,經常會把整形手術的效果說得天花亂墜,但卻隱去手術風險。與此同時,手術醫生卻沒有過多了解消費者的情況。這種情況打亂了醫生和消費者之間的溝通,容易產生糾紛,發生事故。延伸閱讀:上市公司搶灘醫學美容領域產業藍海亟待挖掘吃

關鍵字標籤:眼袋手術推薦
認證美容診所專業醫師、醫療設備,微整形治療效果佳。
主打注射微晶瓷、玻尿酸、肉毒桿菌等服務。